EN / CH

什么是海绵城市?中国为什么要建设海绵城市?

2022-03-30

自古人择水而居,城临水而建、因水而兴,在全球城市建设的进程中,水对于城市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,但有些时候水也是城市发展的制约,缺水喊渴和暴雨内涝并存,那么怎样让水为我所用,用之则行,舍之则藏,是城市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做到的。关于这个问题中国给出的答案就是-建设“海绵城市”,那么到底什么是海绵城市? 中国为什么要建设海绵城市?下面给出详细的解答。

什么是海绵城市?中国为什么要建设海绵城市?

那么“海绵城市”的具体概念是什么呢?

海绵城市,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,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,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,也可称之为“水弹性城市”。

什么是海绵城市?中国为什么要建设海绵城市?

“海绵城市”的概念在2013年被提出,2013年底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,习近平总书记提出,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,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,建设自然积存、自然渗透、自然净化的“海绵城市”。从此,“海绵城市”走入了人们的视野。截至目前查询,中国已有30个海绵城市,北京市、天津市、大连市、上海市、宁波市、福州市、青岛市、珠海市、深圳市、三亚市、玉溪市、庆阳市、西宁市和固原市、迁安、白城、镇江、嘉兴、池州、厦门、萍乡、济南、鹤壁、武汉、常德、南宁、重庆、遂宁、贵安新区和西咸新区。事实证明这是一条正确的路:内涝缓解了,环境变美了,群众点赞了。

什么是海绵城市?中国为什么要建设海绵城市?

什么是海绵城市?中国为什么要建设海绵城市?


说到“海绵城市”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武汉,武汉曾被誉为“百湖之城”,仅在20世纪80年代,它的中心地区就有127个湖泊,但几十年的快速城市化意味着只有30个湖泊存活下来。位于长江和汉江交汇处的这座地势低洼的湖北省省会城市,一直以来都容易发生洪水,特别是在夏季季风月份。在2016年,经过一周的暴雨后,它们再次充满了水。随着地铁站和道路被洪水淹没,14人死亡,一些城市社区暂时与城市其他地区隔离,经济损失估计为23亿元人民币。2016年的洪水是一个警钟,据联合国最新数据显示,到2035年,武汉的人口将超过100万,形势仍然严峻。在洪水发生的前一年,武汉被宣布为全国首批16个“海绵城市”之一,该地区正在试点生态友好的替代传统防洪和排水系统。截至2020年底,武汉市20%的建成区面积已建成海绵城市。2030年有望建成80%。

什么是海绵城市?中国为什么要建设海绵城市?

武汉“海绵城市”建设后生态效应明显。示范区有效消除了6个历史渍水点、3条黑臭水体,改造小区公建146处、学校33所,对道路、停车场进行改造,使用透水地坪、透水砖等新材料。新增、改造生态停车位超过6400个,新增活动场所3.3万平方米。青山江滩滨江堤防综合改造工程荣获C40城市奖“城市的未来”奖项,以粉煤灰堆场改造的戴家湖公园获得“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”,《武汉市海绵城市系统方案》成为首批16个试点城市模板,武汉市海绵城市项目入选全球100个应对气候变化案例。

什么是海绵城市?中国为什么要建设海绵城市?

海绵城市的建设,让武汉市居民幸福感与获得感增强。尤其是最近一场入梅以来的强降雨检验,全市海绵城市建设成效得到体现,内涝问题明显改善,渍水点数量和积水时间大幅减少,方便居民交通出行,水环境质量好转,改善了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质量。据介绍,武汉市将系统谋划“十四五”海绵城市建设规划,有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,确保到2030年全市建成区80%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目标要求。建设“海绵城市”,不仅是净化、美化城市的“面子”工程,更是改善城市品质、提升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的“里子”工程。

什么是海绵城市?中国为什么要建设海绵城市?

70年沧桑巨变,中国城市的崛起承载了人们太多美好的寄托。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,我们应该建设一座什么样的城市?怎样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?市民是城市的主人,如今洋溢在他们脸上“乐享海绵生活”的幸福表情,或许已经给出了答案。

“海绵城市”作为解决城市“缺水喊渴和暴雨内涝并存”的一剂良方,它的成功试点,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,为人民服务,把人民的需求作为首要任务的一次生动实践。

“海绵城市”是生态宜居的景色,是城市独有的人文情怀展露,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“海绵城市”的出现,自然和谐,雨水花园,是属于“海绵城市”的独特风景。


什么是海绵城市?中国为什么要建设海绵城市?

2022-03-30

自古人择水而居,城临水而建、因水而兴,在全球城市建设的进程中,水对于城市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,但有些时候水也是城市发展的制约,缺水喊渴和暴雨内涝并存,那么怎样让水为我所用,用之则行,舍之则藏,是城市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做到的。关于这个问题中国给出的答案就是-建设“海绵城市”,那么到底什么是海绵城市? 中国为什么要建设海绵城市?下面给出详细的解答。

什么是海绵城市?中国为什么要建设海绵城市?

那么“海绵城市”的具体概念是什么呢?

海绵城市,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,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,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,也可称之为“水弹性城市”。

什么是海绵城市?中国为什么要建设海绵城市?

“海绵城市”的概念在2013年被提出,2013年底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,习近平总书记提出,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,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,建设自然积存、自然渗透、自然净化的“海绵城市”。从此,“海绵城市”走入了人们的视野。截至目前查询,中国已有30个海绵城市,北京市、天津市、大连市、上海市、宁波市、福州市、青岛市、珠海市、深圳市、三亚市、玉溪市、庆阳市、西宁市和固原市、迁安、白城、镇江、嘉兴、池州、厦门、萍乡、济南、鹤壁、武汉、常德、南宁、重庆、遂宁、贵安新区和西咸新区。事实证明这是一条正确的路:内涝缓解了,环境变美了,群众点赞了。

什么是海绵城市?中国为什么要建设海绵城市?

什么是海绵城市?中国为什么要建设海绵城市?


说到“海绵城市”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武汉,武汉曾被誉为“百湖之城”,仅在20世纪80年代,它的中心地区就有127个湖泊,但几十年的快速城市化意味着只有30个湖泊存活下来。位于长江和汉江交汇处的这座地势低洼的湖北省省会城市,一直以来都容易发生洪水,特别是在夏季季风月份。在2016年,经过一周的暴雨后,它们再次充满了水。随着地铁站和道路被洪水淹没,14人死亡,一些城市社区暂时与城市其他地区隔离,经济损失估计为23亿元人民币。2016年的洪水是一个警钟,据联合国最新数据显示,到2035年,武汉的人口将超过100万,形势仍然严峻。在洪水发生的前一年,武汉被宣布为全国首批16个“海绵城市”之一,该地区正在试点生态友好的替代传统防洪和排水系统。截至2020年底,武汉市20%的建成区面积已建成海绵城市。2030年有望建成80%。

什么是海绵城市?中国为什么要建设海绵城市?

武汉“海绵城市”建设后生态效应明显。示范区有效消除了6个历史渍水点、3条黑臭水体,改造小区公建146处、学校33所,对道路、停车场进行改造,使用透水地坪、透水砖等新材料。新增、改造生态停车位超过6400个,新增活动场所3.3万平方米。青山江滩滨江堤防综合改造工程荣获C40城市奖“城市的未来”奖项,以粉煤灰堆场改造的戴家湖公园获得“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”,《武汉市海绵城市系统方案》成为首批16个试点城市模板,武汉市海绵城市项目入选全球100个应对气候变化案例。

什么是海绵城市?中国为什么要建设海绵城市?

海绵城市的建设,让武汉市居民幸福感与获得感增强。尤其是最近一场入梅以来的强降雨检验,全市海绵城市建设成效得到体现,内涝问题明显改善,渍水点数量和积水时间大幅减少,方便居民交通出行,水环境质量好转,改善了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质量。据介绍,武汉市将系统谋划“十四五”海绵城市建设规划,有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,确保到2030年全市建成区80%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目标要求。建设“海绵城市”,不仅是净化、美化城市的“面子”工程,更是改善城市品质、提升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的“里子”工程。

什么是海绵城市?中国为什么要建设海绵城市?

70年沧桑巨变,中国城市的崛起承载了人们太多美好的寄托。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,我们应该建设一座什么样的城市?怎样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?市民是城市的主人,如今洋溢在他们脸上“乐享海绵生活”的幸福表情,或许已经给出了答案。

“海绵城市”作为解决城市“缺水喊渴和暴雨内涝并存”的一剂良方,它的成功试点,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,为人民服务,把人民的需求作为首要任务的一次生动实践。

“海绵城市”是生态宜居的景色,是城市独有的人文情怀展露,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“海绵城市”的出现,自然和谐,雨水花园,是属于“海绵城市”的独特风景。